四季竹,是我們最為常見的植物,它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區。四季竹,禾本科唐竹屬,稈綠葉秀,筍期長,在不同季節都能欣賞筍竹之美。有研究者使用
葉面積測定儀對浙江四季竹的葉面積指數與其產量進行研究。結果表示,葉面積指數與竹筍產量有著密切的關系。
葉面積指數是指單位面積上葉片面積總和與單位面積的比值,竹葉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重要器官,葉面積指數大,利用光能就更充足,光合產量就高,反之則少。下面內容,通過葉面積測定儀研究葉面積指數與竹筍產量的關系。通過對標準地竹筍鮮重的統計,得出各標準地葉面積指數與竹筍產量的關系。見下表:
經回歸分析,得經驗方程式:G=-174.237+58.646LAI-2.836LAI²,R²=0.937
經
F檢驗,
,達到顯著水平,說明四季竹竹筍產量隨葉面積指數增大而增大,當葉面積指數達到一定值時,竹筍產量為最大值,通過葉面積測定儀測量的葉面積再繼續增大時,竹筍產量反而降低,這是因為林分冠層趨于郁閉,透過冠層進入林內的陽光相應減少,光合作用能力減弱,對方程求偏導數,得出LAI
為10.339,G曲線達峰值,即此時竹筍產量最高。
葉子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場所,在單位面積上,隨著葉面積指數增大,光合作用能力增強,但不同植物的林分都有一個最適宜的葉面積指數,即超過這一指數,其光合作用能力就降低。葉面積指數關系到竹林的竹筍產量,要提高竹筍產量,就要合理控制葉面積指數,而控制葉面積指數可以通過葉面積測定儀來控制。研究表明:四季竹葉面積指數為10.399時,竹林竹筍產量最高。因此,要通過葉面積測定儀將四季竹的葉面積控制在10.399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