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片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葉面積指數過大過小,對植物的生長及產量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在管理農作物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使用
葉面積儀控制好葉面積的大小,適宜的葉面積大小才有利于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本文通過葉面積儀研究氮肥水平和種植密度對小麥葉面積指數有何影響。
一、對上部葉片葉面積指數的影響
經過葉面積儀的研究,并且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開花到開花后14天之前,兩個品種TLAI均隨著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對于大穗型品種T18,開花后14天至成熟,在低氮水平條件下,TLAI隨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高氮水平下,TLAI隨著密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在低密度和中密度條件下,高氮水平的TLAI顯著高于低氮水平,高密度條件下則相反,對于中穗型品種S15,開花后14天至成熟,在同一氮肥水平條件下,TLAI隨著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低密度條件下,高氮水平的TLAI變化趨勢與低密度條件下相反。品種間相比較,大穗型品種T18從開花到花后14天的TLAI雖然小于中穗型品種S15,但T18的TLAI穩定時間長于S15。
二、對下部葉片葉面積指數的影響
圖2顯示,對于大穗型品種T18,在低氮水平下,經過葉面積儀的測量,我們發現LLAI隨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高氮水平下,LLAI隨著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低密度和中密度條件下,LLAI隨著氮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高密度條件下則相反。中穗型品種S15,在同一氮肥水平下,LLAI隨著密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低密度條件下,LLAI隨著氮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中密度和高密度條件下相反。品種間相比較,僅在開花期中穗型品種S15的LLAI大于大穗型品種T18,LLAI的穩定時間也比T18短1周。
三、對全部葉片葉面積指數的影響
經過葉面積儀的測量與研究,發現氮肥水平和密度對全部葉片葉面積指數的影響與對上部葉片葉面積指數的影響趨勢基本一致,見圖3.不同的氮肥水平及密度處理,對葉面積指數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通過葉面積儀時時關注葉面積的動態是非常重要的。